把你知道的科技(电脑)知识分享出来吧!让大家都长长见识

10 条评论

  • @ 2024-9-29 17:32:04

    把你知道的法律(刑法)知识分享出来吧!让大家都长长见识

    • @ 2024-9-29 17:46:13

      eh 你啊 可真刑啊 伏法 伏法 来吧 去坐牢吧 伏法 伏法

      你小子完啦 触犯了刑法 胆子够大 涉案额更大 离死刑不远啦 为了还赌债 你又借了网贷 这一波操作 是嫌你死的 不够快? 最后一回? 你骗谁? 捞一把就撤? 想得美 赢了 陷入的更深 输了 你又想翻本 这些年 你的运气多差? 自己不知道吗? 别让他跑了 eh eh 拿下 拿下 eh eh 天台没位了 这回你啊 还是坐牢吧 拷上他 拷他 eh eh 趴下 趴下 eh eh 为了挽救他 这个冤家 我辛苦点怕啥? 依照刑法的条例 第三百零三条 判赌博罪 后来你还成了代理 组织境外赌博 参与犯罪 恭喜 刑期变长了 eh eh 瞬间就涨了 eh eh 你还存在加重情节 又可以加刑啦

  • @ 2024-9-29 17:17:23

    eh 你啊 可真刑啊 伏法 伏法 来吧 去坐牢吧 伏法 伏法

    你小子完啦 触犯了刑法 胆子够大 涉案额更大 离死刑不远啦 为了还赌债 你又借了网贷 这一波操作 是嫌你死的 不够快? 最后一回? 你骗谁? 捞一把就撤? 想得美 赢了 陷入的更深 输了 你又想翻本 这些年 你的运气多差? 自己不知道吗? 别让他跑了 eh eh 拿下 拿下 eh eh 天台没位了 这回你啊 还是坐牢吧 拷上他 拷他 eh eh 趴下 趴下 eh eh 为了挽救他 这个冤家 我辛苦点怕啥? 依照刑法的条例 第三百零三条 判赌博罪 后来你还成了代理 组织境外赌博 参与犯罪 恭喜 刑期变长了 eh eh 瞬间就涨了 eh eh 你还存在加重情节 又可以加刑啦

    • @ 2024-6-14 15:55:03

      弱智

      大神

      • @ 2024-4-3 18:00:59

        第二期上线啦!!!

        电脑的组成

        一. cpu

        无论在中低端路由器还是在高端路由器中,CPU都是路由器的心脏。通常在中低端路由器中,CPU负责交换路由信息、路由表查找以及转发数据包。在上述路由器中, CPU的能力直接影响路由器的吞吐量(路由表查找时间)和路由计算能力(影响网络路由收敛时间)。在高端路由器中,通常包转发和查表由ASIC芯片完成,CPU只实现路由协议、计算路由以及分发路由表。由于技术的发展,路由器中许多工作都可以由硬件实现(专用芯片)。CPU性能并不完全反映路由器性能。路由器性能由路由器吞吐量、时延和路由计算能力等指标体现。

        二. 主板

        也称主机板,是安装在主机机箱内的一块矩形电路板,上面安装有电脑的主要电路系统。主板的类型和档次决定着整个微机系统的类型和档次,主板的性能影响着整个微机系统的性能。主板上安装有控制芯片组、BIOS芯片和各种输入输出接口、键盘和面板控制开关接口、指示灯插接件、扩充插槽及直流电源供电接插件等元件。CPU、内存条插接在主板的相应插槽(座)中,驱动器、电源等硬件连接在主板上。主板上的接口扩充插槽用于插接各种接口卡,这些接口卡扩展了电脑的功能。常见接口卡有显示卡、声卡等。

        三. 内存

        随机访问内存(RAM)相当于PC机上的移动存储,用来存储和保存数据的。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读写, RAM通常用作操作系统或其他正在运行的程序的临时存储介质(可称作系统内存)。不过,当电源关闭时时RAM不能保留数据,如果需要保存数据,就必须把它们写入到一个长期的存储器中(例如硬盘)。正因为如此,有时也将RAM称作"可变存储器"。RAM内存可以进一步分为静态RAM(SRAM)和动态内存(DRAM)两大类。

        只读内存(ROM)相当于PC机上的硬盘,用来存储和保存数据的。ROM数据不能随意更新,但是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读取。即使是断电,ROM也能够保留数据。

        DDR内存: DDR(Dual date rate) SDRAM 称为"双倍速率SDRAM",在133MHz的前端总线频率下,带宽可达2.128GB/S。它的工作原理是其能在控制时钟触发沿的上、下沿都能进行数据传输(而SDRAM只在控制时钟的下降沿进行数据传输),因此在一次控制信号过程中,DDR SDRAM能进行两次的数据交换,这也就是它为什么又如此高的带宽。

        四. 硬盘

        从计算机系统的结构来看,存储器分为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两大类。内存储器与CPU直接联系,负责各种软件的运行。外存储器包括软盘、硬盘、光盘、磁带机等。硬盘和软盘很相似,它们的工作原理大致相同,不同的是软盘与软盘驱动器是分开的,而硬盘与硬盘驱动器却是装在一起。另外,在使用时,二者速度差异很大。

        硬盘主要由:盘片,磁头,盘片转轴及控制电机,磁头控制器,数据转换器,接口,缓存等几个部分组成。

        五. 键盘

        windows快捷键

        六. 网卡

        网卡(Network interface card)也被称作网络接口卡,是安装在计算机上的适配器,它们提供对网络的连接点。每个NIC的设计都是为了一种特定的网络,例如以太网络、令牌环网络、FDDI、ARCNENT等等。它们在和开放式系统互联(OSI)协议栈相应的物理层进行操作,并向特定的电缆提供一个连接点,如同轴电缆、双绞线电缆、光缆。无线局域网的NIC有一个天线以与一个基地站进行通信。

        七. 显卡

        又称显示器适配卡,是连接主机与显示器的接口卡。其作用是将主机的输出信息转换成字符、图形和颜色等信息,传送到显示器上显示。显示卡插在主板的ISA、PCI、AGP扩展插槽中,ISA显示卡现已基本淘汰。

        八. 声卡

        多媒体电脑中用来处理声音的接口卡。声卡可以把来自话筒、收录音机、激光唱机等设备的语音、音乐等声音变成数字信号交给电脑处理,并以文件形式存盘,还可以把数字信号还原成为真实的声音输出。声卡尾部的接口从机箱后侧伸出,上面有连接麦克风、音箱、游戏杆和 MIDI设备的接口。

        九. 软驱

        软驱主要由控制电路板、马达、磁头定位器和磁头。 磁头其实是很小的,上下各有一个,我们看到的是它的滑轨。

        十. 光驱

        读取光盘信息的设备。是多媒体电脑不可缺少的硬件配置。光盘存储容量大,价格便宜,保存时间长,适宜保存大量的数据,如声音、图像、动画、视频信息、电影等多媒体信息。光盘驱动器有三种,CD-ROM、CD-R和CD-RW,CD-ROM是只读光盘驱动器; CD-R只能写入一次,以后不能改写;CD-RW是可重复写、读的光盘驱动器。

        CD-R即可写入式CD光盘,可以对其进行写入操作,但不能擦写已写入的内容;CD-RW则既可以写入,又可以擦写,但可擦写的次数是有限的。对CD-RW进行写入和擦写操作需要使用CD-RW驱动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CD刻录机。刻录机也可以写入CD-R盘片。

        DVD光驱指读取DVD光盘的设备。DVD盘片的容量为4.7GB,相当于CD-ROM光盘的七倍,可以存储133分钟电影,包含七个杜比数字化环绕音轨。DVD盘片可分为:DVD-ROM、DVD-R(可一次写入)、DVD-RAM(可多次写入)和DVD-RW(读和重写)。目前的DVD光驱多采用EIDE接口,能像CD-ROM光驱一样连接到IDE1或IDE2口上。

        COMBO DRIVERS,即康宝。是指集CD-ROM、DVD-ROM、刻录机(CD-RW)三者为一体的一种新型光盘驱动器,在功能方面,它既能读CD-ROM 光盘,又能读DVD-ROM光驱,甚至还可以刻录CD-R和CD-RW光盘。正因为它具那么多的功能,不少厂商称之为全能光盘驱动器。

        十一. 机箱

        机箱一般由外壳、支架、前面板组成。外壳硬度较高,主要起保护机箱内部元件及防辐射的作用。

        一只机箱的好与坏很大程度上是由它的材质所决定的。选购机箱是做到一掂和三按(一掂:掂分量;三按:一按铁皮是否凹陷,二按铁皮是否留下按印,三按塑料面板是否坚硬),劣质和优质自然水落石出。机箱的主要用料就是钢板,一只品质优良的机箱,应该使用耐按压镀锌钢板制造。并且钢板的厚度应该在1mm以上,较好的机箱甚至使用1.3mm以上的钢板制造。钢板的品质是衡量一只机箱优与劣的重要指标,直接决定着机箱质量的好坏。

        十二. Modem

        MOdulator/DEModulator(调制器/解调器)的缩写,作用是在发送端通过调制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而在接收端再将模拟信号解调转换为数字信号。

        十三. 电源

        ACPI: 是由Intel、Microsoft等联合推出的一种电源管理规范,它将电源管理集成到硬件、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中,实现了由操作系统对电源的全面管理。具备ACPI功能的电脑在不使用时处于功耗极低的挂起状态,modem等接收到信号时可自动开机,并可以实现软件关机,适应了日益增长的网络应用要求。

        十四. 鼠标

        纯机械式鼠标,现在世面上很少见到了,在它的底部有一个滚球,当推动鼠标时,滚球就会不断触动旁边的小滚轮,产生不同强度的脉波,通过这种连锁效应,电脑才能运算出游标的正确位置。

        光电鼠标由光断续器来判断信号,最显著特点就是需要使用一块特殊的反光板作为MOUSE移动时的垫。这块垫的主要特点是其中那微细的一黑一白相间的点。原因是在光电MOUSE的底部,有一个发光的二极管和两个相互垂直的光敏管,当发光的二极管照射到白点与黑点时,会产生折射和不折射两种状态,而光敏管都这两种状态进行处理后便会产生相应的信号。从而使电脑作出反应,一旦离开那块垫,那光电鼠标就不能使用了。

        它是利用光学的技术制造,其特点就是你找不到它的滚球,因为它利用了底部的光点侦测鼠标在移动中所产生的位移量。使用它最大的好处就是不用常常清洁鼠标球,因为没有滚轮,而且精确度高。

        就平常所说的机械式鼠标,它是一种光电和机械相结合的鼠标,市场的占有率达到95%。它的原理是紧贴着滚动橡胶球有两个互相垂直的传动轴,轴上有一个光栅轮,光栅轮的两边对应着有发光二极管和光敏三极管。当鼠标移动时,橡胶球带动两个传动轴旋转,而这时光栅轮也在旋转,光敏三极管在接收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时被光栅轮间断地阻挡,从而产生脉冲信号,通过鼠标内部的芯片处理之后被CPU接受。信号的数量和频率对应着屏幕上的距离和速度。

        十五. 显示器

        显示器是用来显示影像的装置。目前台式机市场上显示器的类型主要有三种,普通的数控彩显、纯平显示器以及液晶显示器。

        VGA:英文全称是Video Graphics Array,这种屏幕现在一般在本本里面已经绝迹了,是很古老的本本使用的屏幕,支持最大像素为640×480,但现在仍有一些小的便携设备还在

        使用这种屏幕。

        SVGA:全称Super Video Graphics Array,属于VGA屏幕的替代品,最大支持800×600像素,屏幕大小为12.1英寸,现在仍有部分本本还在使用。

        XGA:全称Extended Graphics Array,现在最常见的本本屏幕,80%以上的本本采用这种屏幕,支持最大1024×768像素,屏幕大小有10.4英寸、11.3英寸、12.1英寸、13.3英寸和14.1英寸。其升级版本为SXGA,即Super XGA,支持最大1400×1050像素。

        UVGA:全称Ultra Video Graphics Array,也有被称作UXGA(Ultra Extended Graphics Arry),这种屏幕应用在15英寸的屏幕的本本上,支持最大1600×1200像素,价格也是比较昂贵。

        WXGA:全称Wide Extended Graphics Array,按16:10比例的加宽本本屏幕,适合于DVD影片的长宽比,所以看DVD时不会有图象变形或两边图象显示不出来的问题,这种屏幕支持1280×800和1680×1050两种像素的15.4英寸的屏幕,现在大多数宽屏幕的本本采用这种屏幕。

        LCD: 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

        等离子显示器(Plasma Display Panle)是继传统CRT显示器与LCD液晶显示器之后,业界推出的最新锐的平板直视式显示技术。等离子显示器产品因其独特的方型像素矩阵,气体放电显示原理,使其拥有物理性的完全平面显示效果,在显示面积的拓展性上大大优于CRT显示器,同时显示在色彩,刷新率上也要大大优于LCD液晶显示技术。

        液晶光阀投影机: 采用CRT管和液晶光阀作为成像器件,是CRT投影机与液晶与光阀相结合的产物。为了解决图像分辨率与亮度间的矛盾,它采用外光源,也叫被动式投影方式。一般的光阀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光电转换器、镜子、光调制器,它是一种可控开关。通过CRT输出的光信号照射到光电转换器上,将光信号转换为持续变化的电信号;外光源产生一束强光,投射到光光阀上,由内部的镜子反射,能过光调制器,改变其光学特性,紧随光阀的偏振滤光片,将滤去其它方向的光,而只允许与其光学缝隙方向一致的光通过,这个光与CRT信号相复合,投射到屏幕上。它是目前为止亮度、分辨率最高的投影机,亮度可达6000ANSI流明,分辨率为 2500×2000,适用于环境光较强,观众较多的场合,如超大规模的指挥中心、会议中心及大型娱乐场所,但其价格高,体积大,光阀不易维修。对追求高分辨率、高亮度、大画面的用户,液晶光阀投影机是他们的首选。

        电脑的起源

        一般人认为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是美国1946年研制出的“电子数值积分计算机” (ENIAC)但英国争辩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桂冠应属于英国1940年研制出来的“巨人”计算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德国发明了一种机械式密码编码机“ ENIC-MA谜广,它能够编制出无数种同一系列的密码。这种密码十分复杂,德国人对它的保密性能十分自信,认为它所编制的密码几乎是不可破译的,因此在军队的高级保密通信中广泛使用由它所编制的密码。

        英国情报机关从战前就开始注意到了“谈式”密码,经过窃听和谋报人员、破译人员的长时间努力,窃得了“谜式”密码的秘密,终于可以用人工破译出其中部分内容了。但破译~种用“谜”式密码机编制的新密码都要耗费很长时间,难以满足作战的需要。

        美国情报机关与数学、电子学专家合作,组成了以数学家阿兰?丘利姆为首的研究小组,研制出了一种使用2000多只电子管的大型电子运算装置,被称作“巨人”机,专门用于对德国“谜式”密码的解析和破译。从此人类可以对密码进行机器破译了,并且大幅度提高了破译的成功率和速度。英国把这种通过电子窃听、电子破译“谜式”密码得来的情报定为国家最高级机密情报,命名为“超级机密(ULTRA)”情报。

        在抵抗德国空袭英国的“不列颠战役”中,“超级机密”适时地发挥了作用。英国空军通过“超级机密”,事先就得到了德国空军的空袭计划、攻击目标及作战要领等许多重要情报,及时调配战斗机和高射炮等防空力量,在最佳时间和地点拦截德国轰炸机群,使数量处于劣势的英国空军掌握了空战的主动权。

        后来,由于德军在空中攻势受挫,始终无法获得制空权,不得不放弃了进攻英国本土的“海狮”计划。英国首相丘吉尔也正是通过“超级机密”获得了这一情报,而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英国为保守“超级机密”的秘密,付出了沉重的代价。1940年11月12日清晨,英国情报机关通过“超级机密”获悉:德国空军在14日夜间和15日凌晨,将出动500多架轰炸机空袭英国的重要工业城市考文垂。可以预料,考文垂市将受到多么巨大的损失。

        除了可以使用战斗机和高射炮迎击德国飞机外,要不要通知考文垂市居民紧急疏散呢?这样做固然可以减少许多人员伤亡,但也意味着英国通过某种渠道得到了德国的秘密计划,这就有可能暴露“超级机密”,导致这条重要情报来源的中断,造成以后更大的损失。丘吉尔作为英国首相,怀着沉重的心清断然地下了决心:为了今后的利益和战争的需要,考文垂市的居民们将不得不付出巨大的牺牲。结果, 15 000故燃烧弹和1400枚其它炸弹落在了毫无防备的考文垂市民头上。 550人死亡,约5000人受伤,50 000间房屋被毁坏,12家工厂受到严重破坏。 英国付出了沉重代价,但它使德国人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也未能知道“超级机密”的秘吉,保证了这条情报来源的畅通。经常使用“谜式”密码与在北非的德军统帅隆美尔进行通信联络。正是由于英国对“超级机密”的严密保密措施,它才一直不为世人所知,“巨人”机也长期扮演着“无名英雄”。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受美国陆军委托研制电子化的通用计算机“ENIAC(埃尼阿克疗,目的在于计算炮弹及火箭、导弹武器的弹道轨迹。 36岁的物理学家莫克利是主要设计者,24岁的埃克特担任总工程师。经过两年多的艰苦努力,“埃尼阿克”终于在1945年底制造完成,1946年初做了公开展示。“埃尼阿克”是个庞然大物,整个机器使用18 000只电子管、 6000个继电器、 7000个电阻、10 000个电容;总重30吨,机房面积170平方米,耗电150千瓦,耗资约为50万美元。这部计算机每秒钟可做5000次加法或500次乘法或50次除法,比人工计算快20万倍。用“埃尼阿克”计算炮弹弹道只要3秒钟。“埃尼阿克”于1955年“退役”,现陈列在华盛顿一家博物馆里。

        “埃尼阿克”有两大缺点,一是没有内存储器,二是要由人像措积木一样,将大量运算部件搭配成各种解题布局,每算一题就要重搭一次,又费时,又麻烦。有的题只要计算1秒钟,准备工作却要花上几十分钟。对“埃尼阿克”的改进应归功于匈牙利裔美国数学家冯?诺依曼。

        冯?诺依曼有非凡的数学才能,曾被誉为“万能数学家”。1930年,他到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任教,曾担任过美国陆军弹道研究所、海军兵器研究所等单位的顾问,参与了研制第一批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1944年夏,冯?诺依曼正在负责研制核武器,需要进行大量高速的计算。他偶然听说“埃尼阿克”小组正在研制计算机,喜出望外,立即参加进去,担任小组顾问。那时“埃尼阿克”的研制已接近尾声,为了克服已经意识到的“埃尼阿克”的缺点,通过与小组成员共同研讨,冯?诺依曼提出一个全新的存储程序通用电子计算机方案,方案明确规定,新机器有五个组成部分: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出和输入。此外,新方案还有两点重大改进,一是采用二进数制,简化了计算机结构;二是建立存储程序,将指令和数据放进存储器,加快了运算速度。新机器EDVAC于1952年研制成功。冯.诺依曼概念被认为是计算机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标志着电子计算机时代的真正开始。

        电脑的历史

        1946年2月,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在美国加州问世,ENIAC用了18000个电子管和86000个其它电子元件,有两个教室那么大,运算速度却只有每秒300次各种运算或5000次加法,耗资100万美元以上。尽管ENIAC有许多不足之处,但它毕竟是计算机的始祖,揭开了计算机时代的序幕。

        计算机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共经历了四个时代,从1946年到1959年这段时期我们称之为“电子管计算机时代”。第一代计算机的内部元件使用的是电子管。由于一部计算机需要几千个电子管,每个电子管都会散发大量的热量,因此,如何散热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电子管的寿命最长只有3000小时,计算机运行时常常发生由于电子管被烧坏而使计算机死机的现象。第一代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研究和工程计算。

        从1960年到1964年,由于在计算机中采用了比电子管更先进的晶体管,所以我们将这段时期称为“晶体管计算机时代”。晶体管比电子管小得多,不需要暖机时间,消耗能量较少,处理更迅速、更可靠。第二代计算机的程序语言从机器语言发展到汇编语言。接着,高级语言FORTRAN语言和cOBOL语言相继开发出来并被广泛使用。这时,开始使用磁盘和磁带作为辅助存储器。第二代计算机的体积和价格都下降了,使用的人也多起来了,计算机工业迅速发展。第二代计算机主要用于商业、大学教学和政府机关。

        从1965年到1970年,集成电路被应用到计算机中来,因此这段时期被称为“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简称r)是做在晶片上的一个完整的电子电路,这个晶片比手指甲还小,却包含了几千个晶体管元件。第三代计算机的特点是体积更小、价格更低、可靠性更高、计算速度更快。第三代计算机的代表是IBM公司花了50亿美元开发的IBM 360系列。

        从1971年到现在,被称之为“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第四代计算机使用的元件依然是集成电路,不过,这种集成电路已经大大改善,它包含着几十万到上百万个晶体管,人们称之为大规模集成电路(LargeScale lntegrated Circuit,简称LSI)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ery Large Scale lntegrated Circuit,简称VLSI)。1975年,美国1BM公司推出了个人计算机PC(PersonaI Computer),从此,人们对计算机不再陌生,计算机开始深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 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电脑。

      • @ 2024-3-15 15:44:00

        joker

        • @ 2024-3-1 18:12:26

          joker

          👍 2
          • @ 2024-2-16 14:50:41

            电脑实用快捷键大全,用对事半功倍! 👉1.Win+W,打开Windows Ink 打开后主要有三个功能:便笺、草图板、屏幕草图。 2.Win+R,打开运行 输入一些命令,就启动程序: 输入notepad,打开记事本;输入psr.exe,打开步骤记录器;输入osk,打开虚拟键盘 3.Win+E,打开资源管理器 可以快速访问“我的电脑”。 4.Win+Q,打开微软小娜 5.Win+Shift+S,截图 可以选择截图区域,截完可以快速编辑 6.Win+T,任务栏切换 任务栏切换应用,比较方便,按回车就打开。和之间介绍过的win+数字键功能类似。 7.Win+I,打开设置 8.Win+D,显示/隐藏桌面 9.Win+L,锁屏 10.Win+V,剪贴板记录 需要打开才能使用该功能 👉1.Ctrl+X/C/V 分别对应剪切/复制/粘贴,电脑使用基操。 2.Ctrl+Z/Y 撤销和复原,通用操作。 3.Ctrl+S 保存文件。尤其是在使用word/excel/PPT/PS等软件的时候,记得经常按这个键,主要用来保命。 4.Ctrl+鼠标右键拖拽 快速创建副本。 5.Ctrl+F5 F5是刷新,加上Ctrl之后是强制刷新。比如网页卡住的时候可以使用。 6.Ctrl+Shift+T 快速恢复误关的网页。 7.Ctrl+滚轮 放大/缩小网页,按Ctrl+0恢复。 👉1.Alt+回车/双击 快速打开某个文件的属性,比右键→属性快一丢丢。 2.Alt+Tab 在应用之间切换,也很常用。 3.F2 快速更改文件名,非常实用! 4.F4 在office中是重复上一个步骤。 5.F11可以使当前的资源管理器或浏览器变为全屏显示。 6.F12:另存为和开发人员工具

          • @ 2023-12-15 16:30:59

            👀️

            • @ 2023-12-3 17:20:50

              就这是科技???????

              👍 2
            • @ 2023-11-23 14:59:16

              欢迎大家发表意见!

              🌿 2
              • 1